这就是英宗、代宗两朝的社会大环境,商品经济开始大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提供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物资生活的充裕,精神粮食已经跟不上需求。

这有点像后世现代社会,就算是一部烂得不能再烂的电影,也能轻松收获几亿几十亿的票房。道理很简单,可消费的文化产品供应不足。买方市场没得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如今,高文所处的这个时代也有同样的现象。在他看来,坊间出版的风月书,乡村小黄文简直就是不忍卒读,可每出一本,却卖得洛阳纸贵。

在出门之前,高文已经想得明白,韩城虽然只是个五线城市,却非常大。

此地位于关中平原的东北角,早在夏朝就已建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农业发达,是陕西产粮区。又靠着黄河边上,水运便利,乃是沟通陕西、山西的两个交通枢纽之一,另外一个则是潼关后面的华阴县。

正因为如此,韩城的商贸甚是繁荣,城中有人口五万余人,平日里往来的流动人口也有几千。前一阵子因为晋北在打仗,客商少了些。如今,随着明朝和鞑靼的战事逐渐平息,想来恢复往日的光景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没办法,从太原入陕,此地是必由之路。

人口多,市井繁荣,如果《西游记》印刷出来,想必能够卖得极好。

走在韩城之中,高文有点惊讶,却不想这里如此之大,走了四五条街,直走得身上出汗,才来到东学巷。

这里是韩城的核心城区,过了这条街,那头就是县衙和潼关道的治所。在另外一边,则是文庙和县学,算是本县的政治文化中心,街上的行人也多是读书人和公差。

街上店铺也多是贩卖文房四宝的书坊和酒楼、茶社,基本都是文化产业。当然,其中还有一家绸缎庄和一家胭脂铺子。

尤其是胭脂铺子,好象和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不搭界。仔细一想,却也了然。这个时代,读书可是一件大费钱财的事儿。能够进学堂读书的至少是中产子弟,古人结婚都早。到这里看看书,顺便给家里的浑家买些胭脂水粉,博美人一笑,也是一件乐事。

放眼望去,不长的一条街,至少有四家书店。高文微一犹豫,就进了最大那间,名曰《琳琅阁》的书坊。

这家书房布置得倒也雅致,里面一水的樟木家具,用油漆漆得锃亮。巨大的书架占了一整面墙壁,上面至少有上千本书。书架对面则是一个花架子,上面搁着青花瓷器、寿山石摆件。

书坊地面都是青石板,用拖把拖得明洁如镜,正中是一张大理石面圆桌。

看模样,倒像是一间书屋。

显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相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ammo小说只为原作者衣山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衣山尽并收藏相爷最新章节第二百六十六章 后面的故事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