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阵紧急的忙碌,准备营在原有日军工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完成了全新的工事,堤坝上方有一道主防线,后方布置了四挺重机枪阵地,所有重机枪都根据测算出的距离调整了重机枪的标尺,河堤与河面有高度差,而由于位置的关系,重机枪对于河岸前到面向日军一侧的斜坡下方有一定的射击死角。

因为距离的原因,对于河岸前到面向日军一侧的斜坡死角,重机枪确实难以打到,,除非重机枪的弹道很高,不然根本打不到,搞重机枪的超越射击也很难命中。因此在这一段,全都要靠步兵自己来打,张炜在河堤主防线内放置了大量的手榴弹,一旦日军冲到这一段,沿着斜坡向河堤上进攻,士兵们就用手榴弹招呼,居高临下的往下砸,用手榴弹炸死他们。

在后侧的堤坝斜坡下方,张炜挖掘了大量的防炮洞和利用沙袋加固的掩体用于隐藏部队,并且让这些掩体分散的很广,部队在修筑好堤坝上的工事后,除了少数人留下观察,其余人全都撤到了这些掩体中。

迫击炮排的阵地设置在了整个堤坝后方十几米的地方,阵地挖好,所有迫击炮排人员和装备同样先隐蔽,迫击炮在这个位置能够配合重机枪一起杀伤日军,当然,和重机枪一样有射角盲区。

做好防御准备后,张炜下大了部队的使用分配,堤坝上的防线,由二连和三连负责防守,同时将106师残余的一个排左右的兵力也安排进去,为了照顾友军,张炜给这个排的任务不重,只是在二三连之间的一段防线布防,协助二三连防守。

一连还是充作预备队,在后方工事内待命,张炜这么做,是因为这次战斗是增援106师,只要保持河堤不丢,给106师争取重整部队的时间就是胜利,这种死守为主的仗,对于二三连来说,现在完全能胜任,把一连放上去,实在是有些浪费。

张炜目前的指挥习惯是在有限的兵力下,结合具体的战况,将最精锐的力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让稍差的部队进行一般性的战斗,在反击之时和紧急关头,将手头的精锐部队拿出来打反击或者是反攻。

张炜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归根到底还是一连太金贵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同样都是兵,新兵的命和老兵的命的的确确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于**这种新兵极度缺乏训练而且国民身体素质极差的情况下,新兵和老兵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张炜的二连和三连虽说经过了数场战斗,也都在不断磨砺,但是和一连这些打了一两年的老兵比,客观差距还是很大的。

要是张炜的三个连队战斗力均等,或者都是精锐,他自然就不会这么做了。

全营几百号人,除了观察哨,全都藏在后坡的工事中,张炜靠着掩体,和张炜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抗日之烽火连天 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ammo小说只为原作者铁甲榴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铁甲榴弹并收藏抗日之烽火连天 最新章节最后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