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闻其详,请讲。”李成秀刚才的那一阙诗颇得三人之意,所以十分给李成秀面子。

李成秀端了酒碗在手,在堂中踱步来回,沉吟片刻,微微一笑,念道:“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浊世清太平。”说罢便将手中的酒倒洒在地上,又笑道:“‘虽可忘忧矣,其如作病何。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几位,有道是‘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啊。男儿好志向,要喝也该喝庆功之酒,怎可喝这愁肠之酒呢?”

众人神色一凌,但其颓废未减,依旧言道:“小娘子所言极是,只是如今这世道,我等光有志向又如何?吏治不明,科举不明,我三人虽有力却无处使啊!”

经这么一会儿皇帝的气也消了,听得三人之言,不由得问道:“你们为何不去应科试?”

陈文士叹道:“先生有所不知,我则天、文昌两帝圣明,将隋、唐二世的科举之制加以完善,为天下寒门开启为仕之途。然,这条路却是看似康庄大道,实则荆棘遍布阻碍重重,寒门士子若是想要通过这条路步入仕途简直比登天还难。”然后历数道,“当今的科试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是每年都固定时间去考,制考是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从生源上来论,又分生徒和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说是士子应举是‘投牒自进’,不必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推荐,可纵观历年举试及第之人,哪一个没有过过‘纳卷’这一关?”

“何为‘纳卷’?”李成秀问。

“就是考生在考前将自己的得意之诗文或见解,行文成卷,投于礼部或者哪个大臣的手里。”皇帝解释说。

“哦。”李成秀点点头,但是奇怪道:“那有什么用?”

瞥了李成秀一眼,皇帝无奈叹道:“朝廷举试乃礼部之责,主考之官自是多以礼部官员。考生在考前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先于礼部官员知道,并取得他们的青睐,自是要多一些及第的希望的。”

“这又是为何?”李成秀还是不明白,她说:“考试是考试,平时是平时,就算是那个考生运气好投的卷入现届主考的眼,可是主考阅卷的时候又怎么知道是他呢?莫不是里通外合,主考官和考生约了暗号?主考官在阅卷的时候便可以准确地知道哪一份卷子是投他缘的那个考生的?”

李成秀记得古代科举考试都有“糊名”和“誊写”两道手续的。

皇后实在是忍不住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道:“哪里需要什么暗号,主考官看名字就是了啊!”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武周大闲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ammo小说只为原作者山野荆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野荆棘并收藏武周大闲后最新章节第30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