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产生爱情危机 正值读大学二年级 那种本来就放任自流的生活更变得没有节制了 生活中的行为一度处于错乱之中。种种劣迹纷纷滋长 用他的话说叫“鬼混”:睡懒觉、逛大街、下象棋、打桥牌、看电影、抽烟、喝酒、侃大山、搞恶作剧、逛动物园……情感上的失意 陈旧而浅陋的大学教育使他对课堂也完全失去了兴趣 要么在课堂上专门捕捉老师的失误 用假史料捉弄老师 要么就逃课。有时仅仅是为了意气和情绪 为了逃课而逃课 心高气傲 故意作出并向人们露出一副放荡不羁和玩世不恭的样子 放浪形骸、以此来舒解对大学教育的不满和精神上的苦闷。在他的日记中 有一段“小弟昨夜骂我之文” 剖析可谓切中要害:

李敖先生 ——刁猾尖刻 玩世不恭 学识渊博 天生傲骨的狂士 这是头一眼的结果。现在我要戴上眼镜了 眼镜背后的眼光 常使人难受 但它正在上下打量您 阁下的刁猾尖刻 玩世不恭 我认为不过是为了掩蔽阁下未成熟的感情与感情上的创痕而已!①

情绪的波折 环境的压抑 使他渴求解脱

☓陈才生提醒:《李敖这个人(全文)》最新章节李敖大事年表(17)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amm?o小说更新,记住域名hdyes.com☓(请来amm?o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但只要依然是这样的环境 依然是爱无着落 也许他永无解脱之日 他的同学胡家伦把他的玩世不恭比作等待阳光照射的一层“霉” 那消除“霉”的阳光何时才能出现?他不知道。

从李敖当时所遭受的情感挫折来讲 李敖的放浪形骸 消沉颓废 未尝不是一种心理危机的自我解脱 但从他古典而又炽热的真情来讲却又是一种痛苦的情感挥霍。他所认为的“爱是纯快乐”及“泛爱主义”的思想 严格地讲 追求的只是表层的快感而已。任何常态中人对这种观念恐怕都会认为具有不道德的因素 是难以接受的。难怪后来聂华苓在给李敖的信中说:“你的那套想法 年轻的少女受不了的……记着:理论是一回事 可不要伤害女孩子。”但这种观念的转移 却是李敖在极端痛苦思索中完成的。它就像一柄双刃剑 一方面 这种爱情观势必会对不苟同此观点的对方造成伤害 另一方面 这种情感上的无牵无挂 却也在事业上酿就了他的成功 成全了“笑傲江湖五十年”、“没有青春只有斗”的人生。是耶非耶 功耶罪耶 就看从哪个角度去评价了 也许这正是李敖人生中的一个悖论。

李敖在回忆到这一段生活时 曾说自己的“鬼混”完全是肇因于腐败教育对自己的压迫 他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进行反抗的。其实这只是其一 爱情的失落和不稳定亦应是李敖走向“鬼混”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说:“这种精神 使我常常采取一种虚无气质去‘鬼混’ 如果没有‘鬼混’ 而只是规规矩矩地做个‘好学生’ 我想我早已变成了精神病患者。我庆幸我在大学五年 还没有被巫师们感染上精神病 我庆幸我抓到了‘鬼混’做武器——我感谢‘鬼混’!”“我的反抗方法 表面上是消极的 骨子里却是积极的。”①也许正是这种对异性交往与爱情方式的奇特处理 对自己所不满的环境的变态的反抗方式 李敖摆脱了一场在青春时代难以解脱的情感危机 成为一个“钻破蚕茧的变形虫” 最终从情感的“盘丝洞”里走了出来。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李敖这个人(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ammo小说只为原作者陈才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才生并收藏李敖这个人(全文)最新章节李敖大事年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