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阵警笛声、引擎声由远而近 向着玉米地传来 围观的人群都循声翘首张望。

不大一会儿 有两辆警车和一辆救护车呼啸着鱼贯驶入玉米地边 紧接着从车上下来了一大伙人 有穿警服的 有穿白大褂的。这些人驱散人群 很快拉出一条警戒线将现场团团围住。

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打开医疗箱 取出医疗器械 火速进行抢救 但经检查瞳孔 心脏 脉搏之后 医护人员摇了摇头 确诊被害人已经死亡。接着法医现场开始尸体检验、公安刑事侦查部门的人员开始进行现场勘查 拍照、调查、取证。

经过全面详细的尸体检验 得出初步尸检结论:被害人身中二十七刀 均为锐器所伤 刀刀深达颅骨。并在现场获取一把带血菜刀、毛发、纽扣、脚印等证据。

公安机关迅疾组织警力展开搜捕行动。

应公安机关的要求 山底村党支部也很快组织起全村民兵配合公安机关分岗设卡 参与到搜查抓捕行动之中。

搜查队伍首先在村子周边和村里展开搜捕行动 顺着刘满柱逃跑的路线辐射开来 庄稼地、小树林、草丛中和村里每家每户、楼上楼下、每个墙角旮旯都展开密集的地毯式的搜查。

整整搜了一天一夜 没找着一点影子。然后又开始扩大范围到周边山坡、茂密的丛林 临近村庄以及刘满柱可能藏身的朋友、亲戚家里去查找 仍不见踪迹。山底村党支部书记又安排村子里民兵们昼夜潜伏在刘满柱家的房子周围蹲守、监视。

刘满柱自从被坡上庄稼地里的王树声惊动后 扔下菜刀钻进玉米地 一溜烟逃跑了。

他穿过几块庄稼地之后 选择了一块长势茂密的玉米地 钻进最深、最为隐蔽的密密麻麻的玉米苗深丛中 坐在地垄上 然后迅速从身上掏出一瓶烈性农药“乐果”。

这是他新买不久 准备给他家的责任田里杀虫用的 一直在他家的水缸旮旯放着 还未打开过 今天出门就把它藏在身上。

于是他迅速用牙齿把瓶盖撕开 一仰脖子 “咕咕咚咚”把一瓶农药全部灌进了肚子 然后把瓶子一扔 顺着地垄沟仰面朝天躺了下来。衣服上、脸上、头发上都溅满了鲜血 血红的天空透过密密麻麻的玉米茎叶的缝隙 映射到他的身上、脸上、头发上 血色互映 一片血红。

“这一辈子就这样结束了!”他静静地躺在地垄沟里一边想 一边等待着死亡的来临。他曾听人说过 人死的时候要有两个穿着黑皂衣的小鬼过来拖上走。于是 他就静静地躺着 等待着黑衣小鬼来拖。等了半天还没有小鬼来 他扭头往四周看了看 没有一个小鬼的影子。心想 也许还不到时候 小鬼还在路上走着呢 耐心地等吧……。

突然 警车的警笛声接连不断响起 不大一会 叫喊声、嘈杂声、杂沓的脚步声、庄稼的“莎莎”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他知道这是来抓他的 但现在他已经什么也不怕了 什么也不在乎了 只希望快点死去。然而叫喊声、嘈杂声、杂沓的脚步声又渐渐远去了。

一会他想:“红杏现在可能已经死了 她的灵魂已经先走了 红杏 等等我!我这就来!”他把眼睛闭上 希望快点死去…… 迷迷糊糊……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那是一九七九年的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 野草公社举行全公社十八个村秧歌表演大比赛 刘满柱带着山底村的秧歌队到野草公社参加秧歌表演大比赛。

刘满柱 中上等个儿 长着一张椭圆而丰满的脸庞 一双又大又精致的双眼皮眼睛 又黑又亮 炯炯有神 散发着亲和力。他敦厚和蔼 诚实勤劳 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在地里干活。与人相处和气谦让 仁义礼貌 又乐于助人 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村里不论谁家有点事 需要帮忙 只要张出口来 总是舍身帮办。无论担水、砍柴、田间干活 修房盖屋 婚丧嫁娶 总能见到刘满柱的影子。他的奶奶看到他累的汗流浃背 就心疼他 嘱咐他注意点身子骨。他总是说 “奶奶 没事 力气是奴才 使完了再来!”。

刘满柱爱说爱唱 有一口好嗓子 还会拉胡琴 并且有一个即兴编唱顺口溜的天才 遇事遇人随口就来。每年正月村里闹秧歌 有一种传统表演风俗叫“把伞伞”。就是表演者身穿长袍 头戴礼帽 左手撑一把由布料做成的圆形平顶的伞 右手拿一个“响环”。

“响环”呈圆形 是金属制的 里面装有几颗小铁球 随手一摇声音很响。就像古代走街串巷的郎中手中所持的“响环”一样。

把伞人要面对眼前景物即兴编顺口溜演唱 看见什么唱什么 遇到什么编什么 所编唱词必须与面前的景物相关。身后带着一大群锣鼓队和一长串的秧歌表演队 走街串巷即兴表演。任何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可随意拦住去路 让其演唱。有的人甚至拉一头猪过来 让其唱猪 有的牵一头驴过来让其唱驴。

拦住去路后 队伍立刻站定 锣鼓喧天 鞭炮齐鸣 把伞人开始根据眼前景物迅速在心中编顺口溜唱词 编好后 右手持“响环”在空中连划三圈 背后喧嚣的锣鼓队戛然而止。

把伞人即开始针对眼前景物即兴演唱 唱词句句押韵 内容幽默搞笑。顺口溜一出 人们便乐的开怀大笑。

山底村的这一角色多年来 一直就由刘满柱来扮演。而刘满柱的表演则不负众望 嗓子好 唱词编的好 既有韵味 又逗乐 笑得人们嘻嘻哈哈 东倒西歪 眼泪汪汪的。

庄稼人忙碌一年 来年到了正月 就可以歇歇身子 开开心 娱乐一下。大家都欢天喜地 穿上新衣服 兴高采烈地上街扭秧歌 闹红火。

那时候村里最热闹的、也是村里人最喜欢看的就是刘满柱的“把伞伞”表演。

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 野草公社都要组织全公社大小村庄到公社汇演。各村都要把自己的“绝活”拿出来 到乡里一显身手。比比谁家村子演的好 比比谁家的节目最精彩。

比的是各家村子的优秀人才 比的是各家村子的文化底蕴。于是各家村子早早就“排兵布阵”、“秣马厉兵” 甚至到城里请专业表演高手来村精心训练辅导。

一九七七年的正月 野草公社决定今年大闹元宵节 于是早早就向各村发出了全公社秧歌表演大比赛的通知。各村一接到通知 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迫近 各村秧歌队更加紧锣密鼓、快马加鞭地为自己村夺得荣誉而刻苦训练。

正月十五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全野草公社十八个村的秧歌锣鼓队齐聚野草 街头群情鼎沸 锣鼓喧天 载歌载舞、彩旗招展。爆竹声、铁炮声惊天动地 一村村、一队队表演团体 涌上街头。

表演队伍摩肩接踵 首尾相随。各村都打着显著标牌 生怕自己村的名头被别村抢了去。

比赛开始了 先是锣鼓大赛 看谁家的鼓点花样 比谁家的声音最响。小伙子们使尽浑身力气敲锣击鼓 鼓被打塌了 马上换一个;锣被打烂了 马上换一个。有的村里抬着一箩筐锣 抬着一箩筐鼓 赶来比赛。

接下来是划旱船、滚狮子、扭秧歌比赛。最后是各村的“把伞伞”表演。

刘满柱的精彩表演博得人们掌声雷动 笑声一片。别的村子的把伞伞表演 门庭冷落 寥若晨星。而他的表演却被围拢的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走不了几步 就被人拦了下来让其即兴表演。人们听后无不笑声连连 赞不绝口 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娱乐高潮。

刘满柱在大街上已连续表演了几十个回合 突然 前面又围了一大堆人 看那架势是要狠狠地难为一下刘满柱了。

当刘满柱的队伍走到近前 “轰轰轰”三声炮响 火光冲天 紧接着锣鼓声震耳欲聋 刘满柱被一个村子的锣鼓队给包围了 这个村叫黄岭村。

一阵嬉笑、推搡过后 有一个脖子上系着一条红丝巾的姑娘拉着另一个姑娘站到了刘满柱面前 挡住了去路。另一个姑娘胆小就转身藏在了红丝巾姑娘的背后。

这两个姑娘都是黄岭村秧歌队扭秧歌的主角。这是他们黄岭村锣鼓队预谋策划的一场难为山底村的“过关戏”。

这时 有黄岭村锣鼓队的人们 还有各个村子来野草看热闹的人群 厚厚地围了一个大圈 把刘满柱住围在中心 几百双眼睛和耳朵都盯着和听着 看刘满柱如何对付这两位姑娘。

只见刘满柱凝神想了一想 清了清嗓子 然后不慌不忙地将握着响环的右手举向空中 把手中的“响环”在空中连划了三个圆圈 响环“哗啦啦啦”响过三圈之后 锣鼓声戛然而止。

人们都屏住呼吸 静听刘满柱如何唱这一段顺口溜。

刘满柱高亢而嘹亮地唱到:

“姑娘你来自黄岭村

脖子上系着红丝巾。

我有一句悄悄话呀

劳驾你侧耳仔细听。

你花容月貌正青春

面前一站我乱了心

我想和你亲一亲呀

又怕那后面来了人。”

唱声一落 顿时开了锅了 掌声、口哨声、起哄声响成一片。人们笑的前仰后合 乐得手舞足蹈。就像一个平静的湖面上抛下了一块大石头 溅起了层层涟漪 笑出了朵朵莲花。

随即人群中有人起哄 高喊了一声:“那就亲一亲!”

有人就随声附和 高声喊道“对 亲一亲!亲一亲”!

于是周围的人们就把刘满柱往系着红丝巾的姑娘那儿推 而红丝巾姑娘这头的人 又把红丝巾姑娘往刘满柱那儿推。现场乱哄哄的 滚成了“一锅粥”。

当两人靠近时 刘满柱定睛一看 哇!红丝巾姑娘长得好漂亮!白皙细嫩的肌肤 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杏眼

☏本书作者龍飛提醒您《血溅黄昏》最新章节在am‧mo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hdyes.com☏(请来am‧mo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笑开了露出两排珍珠玉石般雪白的牙齿。左边脸庞上还挂着一个调皮的小酒窝。

这一瞥不要紧 刘满柱的魂都丢了。心想我要有这么一个媳妇死也值了。

而红丝巾姑娘也看清了刘满柱 小伙子长得挺帅 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炯炯有神 而他那嘹亮的歌喉和杰出的表演天赋更是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一样 将她深深吸引。

两人正值芳龄 情窦初开 相顾一笑 脸红心跳。这真是乱者无心 触者有意!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血溅黄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ammo小说只为原作者龍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龍飛并收藏血溅黄昏最新章节第342章 尾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