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计财赶着他的老牛车走了五里路,到了一个名叫五坝坪的村子里。

他边走边找阴凉,发现在弯弯曲曲的街道上有一处稍微宽敞点的地方,旁边有一棵老榆树,树下有一片阴凉。他就将牛拉在这棵大树旁,把牛车停在大树阴凉底下,将牛缰绳解下来在这棵大树干上绕了好几圈,系了个疙瘩,把牛拴好。然后转身把头上那顶破草帽摘下来,攥在手上使劲摇晃着扇着凉风。

他随后又探头四处张望了一下,随即就把那顶破草帽扔到牛车上,双手叉腰挺起肚子,就像一只两脚挺地直立起来的蛐蛐一样,吆喝起来:“春阳的好瓜啊!又甜、又沙、又水,快来买哪!……不好不要钱,数量有限,来晚了就没了!”

吆喝完了就蹲在大树底下,就像一个在湖边钓鱼的渔夫一样,将鱼线抛下去之后就等着鱼儿上钩,然后就蹲在一旁,在汗衫口袋里掏出他的顺风牌香烟抽出了一支,有滋有味地抽了起来。

一会儿,村里人男女老少,陆陆续续,溜达着走了过来,站在这辆牛车旁围拢着这车西瓜观望起来。

有个中年男人就问道:“你这西瓜怎么样,甜不甜?”

王计财搭口就说:“哥们,不甜不要钱!来一个吗?”

其实这王计财心里也没底,他也没有切开啃过一口,怎能知道这瓜就甜呢?

然而,这就是王计财的“生意经”了。王计财想:“不论货好货坏,喊得口气一定要硬一些,底气足一些,要营造好这一个气场,让买货的人们相信你。”

王计财蹲在那里,一边抽烟一边揣摩着买瓜人的心理活动。他要给消费者一瞬间的决策心理上造成一种确信心理状态。

因为买货的人不仅要看你的货还要观察你的表情神态,看看是否在说假话?

因而就有人把话喊得硬硬的,气场撑得圆圆的。

越是不好的货越需要鼓得底气足,喊的调门高。

这王计财曾听一位文化人说过一句列宁的话,列宁说:“在市场上叫卖得最响的人,往往是想把最糟糕的货物推销出去的商贩。”

王计财就将这句话颠倒过来用,他想:“既然列宁都这样说,这就说明,只要叫得响,最糟糕的货也能推销出去,何况我这货还不至于糟糕,只要叫得响,再加上个底气足,这货就能销得好。”

果然,有人开始掏腰包买瓜了。生意人很讲究每日的第一笔买卖,他们把此叫做“开张”。这生意只要一开张,买货的人接连不断就来了,生意就“火”起来了。

又有一个汉子走了过来,背后跟着一个娘们,这娘们还牵着一个光屁股的男娃,那娃娃浑身沾满了泥土,估计刚刚和小伙伴们玩了泥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血溅黄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ammo小说只为原作者龍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龍飛并收藏血溅黄昏最新章节第342章 尾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