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西路,沔州以南,西汉水河畔,忠烈祠中。

天气晴朗,天空一片湛蓝,几多白云缓缓飘移,高树乱蝉嘶鸣。

碧绿的草坪上,绿树成荫,一排排白色墓碑被青砖小径所隔开,分布于宽阔笔直的水泥大道两侧。墓碑排列整齐,周围短松环绕,犹如战士护卫自己的家国,蔚为壮观,让人肃然起敬。

增援西夏的两千多宋军阵亡将士,以及利州西路战死的五千多捐躯者,整整八千人安葬于此。活着时,他们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为国捐躯后,他们依然亲密无间,伴随彼此左右。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为忠臣烈士设祠奉祀的习惯,如各种忠烈祠、昭忠祠、忠烈庙、褒忠祠等等,以来祭祀英灵,褒扬忠义精神,弘扬正气凛然。

英灵有了魂归之处,国家为忠臣烈士设祠奉祀,忠烈祠之名,再也恰当不过、合适不过。

一处墓碑前,一家人披麻戴孝,有老有小,正在祭祀墓碑的主人,纸灰袅袅飞舞,低声的哭泣不断传来。

而在另外一块墓碑前,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在将一杯浊酒洒于墓碑之前的草地上,掩面而泣。也不知道墓碑的主人是她的丈夫,还是她的心上人。

身处墓碑从林中一处,默默注视着远处祭祀的家属们,赵竑眉头紧锁,心头沉重。

天空没有阴霾,依然有鸽子在自由飞翔,有亲朋好友爱人的祭祀,来证明那些墓碑里年轻战士们的爱情和生命。

但那些鲜活的生命,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英雄,而不知爱戴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赵竑嘴里喃喃自语,不知不觉冒出几句话来。

每一个为国捐躯的军人,都值得有一块墓碑。

这是政府的职责,也是这些英灵应得的荣誉。

自赵竑登基伊始,这五年来报纸上大力摇旗呐喊,以至于大宋的士民明确感觉得出军人地位的大幅提升,以及民间尚武之风的日益浓烈。

军人地位的大幅提升,不仅在于其饷银高,更在于其本身受到的尊重,社会地位的提高。

别的不说,光是“士兵神圣、不可侵犯”八个字,已经说明了一切。

军人家属抚恤,烈士遗属抚恤,退伍军人生活补贴:抚恤、优待、补助,更不用说,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优先对待了。

潜移默化下,军人地位提高,军人有了荣誉感和使命感,表现在战场上便是训练有素、舍生忘死。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军人们则是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淋漓尽致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使命,什么是军人的荣誉。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ammo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